整部剧,我觉得最解气的一个点,就是冬晓对着边亮怒斥了:
“还有你,一天到晚就会当个好人,在这和稀泥,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,你最可气,你别这样一脸无辜,百口莫辩的看着我。是,你都对,你都委屈,都是别人的错,你一点错都没有是吧?你今天离了婚,到底是为什么?全都是别人的错吗?”
(资料图片)
看看边亮从头到尾那副无辜的样子,看看他那副“我没错,我委屈”的嘴脸,我就特别想说点什么。
大学老师,是多少人羡慕的一个职业。冬晓是校花级别的美人,付心童也是。付心童不仅是校花级别的美人,她还有着最体面的工作。
付心童刚跟边亮在一起的时候,是大学老师。大学老师这个职业,编制内,受人尊重,旱涝保收。那时候的边亮还不是公司的经理,他很可能仅仅是一个卖车的业务员。
付心童嫁给边亮,生了孩子,因为要照顾孩子,辞掉了自己的工作。
为什么付母那样不放心付心童,为什么边亮的父亲那样向着自己的儿媳妇?
因为,作为老人,没有人比他们更懂付心童放弃这样体面的工作意味着什么了。付心童的放弃工作,意味着放弃了她一辈子的事业。这是一辈子的事情。
为什么当初不是边亮放弃自己的事业?
因为大男子主义,更因为付心童太爱边亮,太爱孩子,太爱他们这个家了。
女人一旦进入婚姻,很容易就把婚姻当成自己的全部,为了她的家庭,为了她的婚姻,她什么都能舍弃,什么都能放弃。
付心童就是如此,她放弃了最好的工作,回归家庭,当起了家庭主妇。
十几年过去了,边亮成了经理,不顾付心童的反对买了大房子。他想要让所有人看到,他有多成功,多了不起。 男人的虚荣心何其可怕,边亮大概从未考虑过,他的好高骛远会给“一分钱不挣”的付心童带来多大的精神压力。
这个电视剧的最初,有这样两个细节:
一个是付心童很多年没买过新衣服了,她买了一件,竟然不剪吊牌,想要穿过了之后,再退回去。这代表着什么?
代表着边亮光鲜成功的背面,是付心童的压力、拮据、不敢花钱,穷养自己。 因为自己不挣钱,因为家里的一切开销都靠着边亮,付心童慢慢地把自己变成了边亮的一个附属。这是一种怎样拆碎了骨头的塑造,把一个知性优雅的大学老师,变成了一个“以夫为天”的怯懦女人。
第二个细节是:边亮想举家搬迁,竟然只是“通知”付心童。从这个电视剧开始的最初,你会发现边亮什么事情都是不跟付心童商量的,他骨子里就觉得付心童是个家庭主妇,什么都不懂。他就是觉得付心童是依附于他的,他想要怎样,付心童配合就好。
所以,当冬晓回来报复,边亮想要辞职,想要举家搬迁,这样大的事情,他一个人就决定了,然后在决定后,通知了付心童。
付心童不知道冬晓是谁,不知道边亮和冬晓的恩怨,甚至到这个剧大结局,她都不知道,边亮当初的举家搬迁是因为什么。
一个男人天天在外边忙,任何事情都不跟你商量,举家搬迁这样的重大决定就是通知你,说去就去,说不去就不去,没有任何解释。付心童面对这样的边亮,她内心该是何等的恐慌和不安。
可是, 她除了发一顿脾气外,就只能什么都听边亮的。因为她没工作、不挣钱、严重跟社会脱节,而家里还有大额的房贷,还有要上学的孩子,除了听边亮的,她什么都做不了。
纵观整部剧,你会发现付心童和边亮的亲密戏只有一场。 两个人夫妻十几年,边亮对付心童最多的态度是:隐瞒和敷衍。 最可怕的是,这种隐瞒和敷衍一直延续到了付心童的母亲跳海,延续到了付心童跟边亮离婚。
全剧付心童和边亮唯一的一场亲密戏,以边亮的睡着而告终。付心童到了床上,他醒了,付心童让他睡觉,他就睡觉了。他早就失去对这件事的主动,说的残酷一点,边亮早就失去了对付心童的“性渴望”。
付心童是有非常强的“性渴望”的,因为这几乎是她除了给边亮“看孩子,当保姆”外唯一能确定边亮还爱不爱她的一种途径。可是,那么长时间,她的身体是冰凉的。这种冰凉贯穿着她卑微的婚姻,成为了她难以启齿的隐痛。
而这个时候,文草草出现了,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,大胆地爱着边亮,闹着满公司都是风风雨雨。边亮就是喜欢跟年轻的小姑娘在一起,因为他跟这些年轻人在一起,才觉得有动力,有激情,于是,他能一声不吭抛下妻子去外地找文草草,他能为了文草草说辞职就辞职,连跟妻子商量一下的想法都没有。
隐瞒,隐瞒不成,就敷衍。他有真正地平等地对待过付心童吗?42岁,就没有了碰妻子的欲望,明知道文草草对他有好感,他半点不避嫌,一直装好人,帮着文草草。
这是一种无声的伤害,看似光明磊落,可其实为了这看似的光明磊落,边亮从来没有考虑过付心童的半点感受。
最可怕的是,付母跳海后。
付母为什么跳海?
她不想成为女儿的拖累。因为在她看来,女儿没工作,婚姻也不稳定,她的存在,只能让女儿更艰辛。
这世界上永远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,边亮永远都不会知道,因为自己的“无能”导致母亲跳海的付心童有多悲伤痛苦。 他甚至一贯的自作主张,连付母跟疗养院的和解都自作主张,半点不跟付心童商量。
那是怎样的无视,付心童又该是怎样的崩溃。 更恐怖的是,在这时候,边亮和付心童是分开睡觉的。付心童睡在房间里,而边亮睡在客厅的沙发上。
尤其是,付心童确诊躁郁症之后,边亮买菜、做饭,看似承担着一切,可是,他缺少了对付心童最起码的拥抱和怜惜。
为什么付心童会抱着边亮亲吻,不是她疯了,而是她压抑了那么长时间的“性渴望”在她病了之后,以一种病态的方式呈现了出来。
再看看边亮的表现,他连敷衍都没有,直接嫌弃地推开了付心童,那种肢体的抗拒,眼神的躲闪,把付心童逼到了悬崖的边缘。
她打开浴袍,看着自己又老又丑的身体,把自己践踏到尘埃里。她要离婚,只有离婚,只有远离这个伤害自己的男人,她才能活。
十几年,工作没了,自己没了,妈也没了,她奉献一切,变得又老又丑,一无所有,换来的是男人的嫌弃、抗拒,是男人以一种“不得不负责”的态度来委屈自己,把她当累赘一样照顾。
她接受不了。
这部剧,我刷了两遍,我发现这部剧最大的痛点,从来不是所谓的全职太太,而是婚姻里那些隐秘的角落,那些无能为力的东西。
男人不想离婚,但也无力去爱了。
边亮从来没想过跟付心童离婚,他也在为了生活拼尽全力,他被文草草吸引,但是却从未想过背叛婚姻。可是,他也无力去爱自己的妻子了。他42岁,忙于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,忙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而对于妻子,早就成了左手看右手,太熟悉了,熟悉到拥抱亲吻连半点感觉都没有了。
尤其是在“性”这个层面上,他是真的对付心童没有兴趣了。他也无能为力。
就像网友说的那样,就是没感觉了,能怎么办呢,难道要强迫自己?
看,这些无力的东西,才是婚姻中真正的隐痛,女人付出一切,换来了男人的无能为力。女人病态疯魔,男人则委屈无辜。
边亮和付心童,离婚了,最后又复婚了。他们的离婚的意义是什么?是付心童在离婚后,有了工作,找到了她在婚姻中丢失的她自己。他们复婚的意义是什么?是在婚姻中性和爱演变地越来越次要,而责任和相互陪伴合作成了最主要的东西。
这里一定要提到一个关键词:中年夫妻。
当我们进入中年,不管是精神和身体都进入了一种疲累状态,夫妻之间的性少了,爱也少了,那些疲累和责任的东西开始凸显,我们很难再从对方身上汲取到所谓的“滋养”,婚姻进入这种疲累区,真正的救赎其实是自我救赎。
如同付心童,能挽救她的从来不是边亮,而是她自己有了工作,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,有了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的底气。
而这才是女人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: 不是用自己的一生成全男人,依附男人,而是有工作,有兴趣爱好,结了婚之后,也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选择的底气。
“有性不一定有爱,无性一定无爱”, 我不知道这样的观点是不是正确,但我想说这样一件事 : 性,其实是婚姻的基础之一。
这里一定要加两个字: 长期。中年夫妻,长期无性,会让两个人从身体上的疏离慢慢演变成情感上的隔阂。夫妻之间的很多事,很多矛盾,有时候就是靠“一场情事”解决的,这也是所谓的床头吵架,床尾和。
可是,一旦夫妻之间长期无性,那么很多婚姻中的琐碎矛盾就会在毫无缓解的情况下,不断累积。像付心童和边亮,付心童最后撕开浴巾的疯魔,其实就是这种长期的琐碎的事情的累积,她的身体太凉了,凉到了心里。
有解决办法吗?
首先你要知道,人到中年就是有这种疲累区,而一旦到了这种疲累区,无力的那一方,一定不要任由这种“无力”变成冷漠。不要说什么无能为力,很多时候,所谓的无能为力,不过是觉得“我这样,她也没办法”,不过是为自己的不爱,不想努力,所找的借口。
付心童为什么变老变丑了?她为什么疯魔了,病态了?
身体很多时候是受精神控制的,边亮看到的不该仅仅是付心童又老又丑的身体,而该是这背后,付心童付出的一切。
不该是嫌弃,而该是自责、感动、怜惜。不该是推开,而该是拥抱和温暖。
如果就是没有,就是做不到,怎么办?
既是“人性凉薄”,就别摆出一副无辜嘴脸了,挺丑的。
品牌